home icon
海口市琼山第三小学

海口市琼山第三小学关于做好2023年端午节假期安全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发布人:韩旻 浏览量:

海口市琼山第三小学关于做好2023年端午节假期安全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又是一年端午时,又是一年棕飘香。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度过安全而有意义的节日,按照上级部门和学校的统一安排,特将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放假安排

  6月22日(星期四)——6月24日(星期六)共三天,6月25日(星期日)补课一天,按周五的课程表上课。请各位家长合理安排学生假期生活,做好孩子安全监管工作。

二、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三、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四、安全注意事项

(一)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严禁学生独自到沟、河、池塘等处玩耍游泳。严防发生溺水死亡等意外事故。孩子在泳池游泳时,也一定请家长要看护好,应留心泳池周边安全,以防意想不到的危险发生。

家长要做到“四知道”:

1.知道孩子去了哪里;

2.知道孩子去干什么;

3.知道孩子和谁一起;

4.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回来。

家长要告诫孩子防溺水“六不准”: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在没有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习水性便擅自下水施救。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不可盲目施救。

(二)交通安全教育

  对于孩子外出要做到知去向、知活动内容、知同伴、知归时。

1.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过马路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2.教育孩子不乘坐“三无”车辆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交通工具。

3.孩子乘坐电动车时应戴上头盔,乘坐私家车应坐在后排座位并系上安全带。

4.孩子未满12岁不能骑自行车(共享单车)上路,未满16岁不能骑电动车。

5.高温天气,切忌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三)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天气炎热,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快,夏季也是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繁殖高峰期,它们携带的各种病原体易污染水源、食物、环境,使人类感染疾病,加之天气炎热,人的体能消耗量大,喝水增多,容易引起胃肠功能和抗病能力减弱而导致疾病发生。

  以下介绍几种夏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及预防知识,请大家做好防护。

1.痢疾:起病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量少,有粘液脓血便,每日几次到10多次以上。

2.登革热:起病急,畏寒,高热39-40℃,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出血。

3.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急,全身不适,头痛,高热、恶心,呕吐为喷射状,惊厥抽搐,儿童多见。

4.伤寒:潜伏期1-2周,起病缓,体温上升,持续性高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无力,皮疹,肝脾肿大。

5.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全身疼痛,乏力,头痛,眼眶痛,腹痛,面额、胸部出血潮红,全身毛细血管广泛性出血,少尿。

  对预防夏季传染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变味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搞好饮食和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做好粪便管理,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蝇孳生地,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四害,防止蚊虫叮咬。

3.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四)其他安全教育

注意用电

        注意用电,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危险性极大。请教育孩子不要用手触摸电器开关等设备,或私拉电线乱接电源。

不玩火

        不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报警或呼救,记住火警电话119。处于火场时要及时呼救,同时用湿毛巾等蒙住脸,迅速逃离火场,切不可逞强参与救火,以免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防拐骗

        防止拐骗的事情发生。尽量避免孩子一个人在家,若孩子一个人在家时要告诉孩子锁好门窗,不能给不认识的人开门。即使门外的人自称是熟识的人,也千万不可开门,可以请他等爸爸妈妈回家后再来。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时,要告诉他爸爸妈妈现在不方便接电话,不要让他知道你一个人在家,以免被犯罪分子找到可趁之机。还要告诉孩子切记:不可与陌生人交谈,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去玩。

防校园欺凌

        中小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请各位家长教育孩子坚决不参与校园欺凌,遇到欺凌要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

网络安全

  1. 不沉溺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2. 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文明上网、限时上网,从网络中获取健康有益的信息。
  3. 网上交友要谨慎,不与网友见面;不信谣、不传谣。
  4. 保护好个人和家庭信息(特别是身份证、银行卡号、住址等),不贪小便宜,慎防网络、电信诈骗。

其他危险行为

  1. 不攀爬高处,如树木、围墙等,特别是不攀爬电线杆。
  2. 不在危险地域玩耍,如楼顶、工地、马路、路边电路设备等。
  3. 不玩危险玩具,如刀具、玩具枪等。

4.不搞危险恶作剧,如高空抛物等。

饮食安全

        家长注意食品卫生,在放假期间,要教育孩子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路边小摊上的食品,少吃油炸食品。

        另外,在节日期间,希望您能督促孩子做到劳逸结合,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

       祝端午节安康!

                                   海口市琼山第三小学

                                        2023年6月19日

图文:唐敏

初审:秦天俊

审核:吴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