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con
海口市琼山第三小学
home icon
运用体态律动 实现教学目标——海口市琼山第三小学开展2020年秋季第8周“和煦教研”暨音乐组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5日
发布人:李豪
浏览量:
音乐组全体成员于2020年10月27日星期二下午一起学习了“小学音乐课堂律动教学的运用与实践”的分享与讨论学习活动。
此次学习研讨活动由杨丽燕组长组织进行,让我们每位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学习的经验进行总结,分别谈了如何使律动教学更有效地展开。
体态律动最早是由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在创立他的教学体系时提出。他强调从音乐入手,让学生聆听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身体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
不仅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用整个肌肉和心灵去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接触到音乐的各个要素,达到身体各部分动作与音乐形成协调统一,
表现音乐的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及情绪变化的规律,是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中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组成部分。
首先由吴雪晶老师分享:
雪晶老师提到,她会根据音乐的特点,设计比较简单,容易完成的动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用《加沃特舞曲》做为学生课前律动音乐,
我要求学生按音乐节奏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在教室坐好以后,用双手击拍,听到旋律的高低八度跳跃。
律动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和发展孩子集体对音乐本能的反应,而且能促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接下来,各位老师逐个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律动方法。例如在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小列兵》中,
教材要求学生跟随音乐快慢强弱变化踏步,让学生对音乐的变化准确地通过步伐表现出来。
学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时,可选用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蒙族舞蹈律动:挤牛奶、硬腕、拧肩。
在歌曲《小毛驴》的表演中,抓住小主人翁骑着小毛驴得意洋洋的神韵表现;《卖报歌》中学生模仿卖报童的 形象;《小列兵》 中体验军人踏步的威武神气;
《雁群飞》中用柔和的手臂波浪表现大雁飞翔等等。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
不仅给了学生表演空间,更能帮助学生在演唱中准确地表现。大家畅所欲言,都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要以音乐为本,突出特点;强调互动,活跃气氛;体验为先,鼓励创造。低年级的学生乐于表现,他们对于音乐有很形象、很感性的体验。
教师要启发学生运用身体动作体验音乐,对于他们的创造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应在学生的律动创造中抓住亮点,进行整合。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最终总结;作为音乐教师,我们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律动教学的意义,加强理论学习,勤于探索和实践,提高教学操作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引下,让律动教学科学、有效地在音乐课堂中展开,让教学更精彩,让学生更受益!